長沙晚報媒體報道華自让球胜平负兩型建設成效
華自让球胜平负一直以來在節能環保、能源管理、水利水電等節能環保領域深耕細作,受到了衆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,以下就是長沙晚報對華自让球胜平负構建兩型社會在淘汰落後產能,開展清潔生產方面的媒體報道。具體報道內容如下:
重拳淘汰落後產能,開展清潔生產,鼓勵企業發展節能環保產品,長沙兩型建設成效顯著——
56家列入國家淘汰計劃企業全關閉
長沙晚報記者 伍玲
“在我們這調試1周,運到客戶那邊再調試3周,就可以正常運作。”華自让球胜平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江鋒介紹,眼前的這一臺臺高過人頭頂的電力設備,很快就要運到新疆一家小型水電站正式“上崗”。這套水電控制設備投入使用後,將實現低投入、低能耗、低污染、高產出,“綠色水電”源源不斷輸出。
近年來,長沙一方面建設兩型社會,兩型產品層出不窮;另一方面淘汰落後產能,開展清潔生產,企業紛紛向綠色、環保轉型。截至目前,長沙56家列入國家淘汰落後產能和關閉目標任務的小企業已按時關閉到位。
產品質量提升了,耗材減少了
所有的設備連接起來,集成一個集裝箱,佔地面積也不過幾平方米,卻能每天處理近500噸水,滿足一個村子500人用水需求。這套“黑让球胜平负”,正是華自让球胜平负研製的低耗能膜法水處理裝置。
記者看到,渾濁的水汩汩上涌,穿過管子到達細如麪條的超濾膜中,翻滾着,再經過幾個環節處理,一股股清流從出水口流瀉而出。“我們的超濾膜產品在中國水處理總量超610萬立方米/天,EDI膜產品在中國水處理總量超85萬立方米/天。”華自让球胜平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凱說。
深耕污水深度處理技術領域多年,華自让球胜平负的項目一個接着一個,開福區污水處理廠、長沙 梨自來水擴建工程都留下了華自让球胜平负的身影。“從環保處理到電氣電壓控制設備及系統,都是我們提供的。”唐凱表示,產品不僅在國內十分吃香,也早已應用到美國、加拿大、歐洲、日本、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作爲一家高让球胜平负企業,環保水處理、水利水電設備是華自让球胜平负朝着兩型發展的集中體現。目前,華自让球胜平负擁有授權專利160餘項,水利水電設備獲批兩型產品11項。
在清潔生產方面,華自让球胜平负也花了大力氣。購置新機器、加裝環保設備、引進焊接機器人,機器換人後,收穫的是產品合格率提高了、廢棄物排放量降低了。據瞭解,與傳統工藝相比,華自让球胜平负部分工序生產效率提升約400%,直接人工成本降低100%,產品質量提升60%,柴油消耗量減少616千克,減少銅材消耗達2噸。
非電空調設計壽命長達60年
11月29日,暌違五年的省博物館重新開館,成爲國內首座應用冷熱電三聯供技術的博物館。爲博物館核心區域提供能源的,是一座擁有多種用能形式的分佈式能源站,其中,冷熱電聯產系統的設備和技術方案由遠大让球胜平负集團提供。
“博物館採用三聯供系統,以天然氣爲燃料帶動燃氣發電機,產生電力供用戶使用,發電機餘熱則成爲遠大非電空調的燃料,驅動空調爲博物館供熱、供冷。通過這種方式,能源得以梯級利用,大大提高了一次能源使用率。”遠大让球胜平负集團副總裁楊光耀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,“天然氣燃料38%用於發電,50%用於餘熱利用,只有12%通過廢熱排放,大氣污染排放物很少,真正實現綠色環保。”
楊光耀告訴記者,這套設備預計年節省運行能耗1015噸油當量,年節省運行費用304萬元,年減排二氧化碳4336噸,相當於種樹23.8萬棵,經濟效益及社會環保效益顯著,爲大型公建節能減排再樹標杆。
應用遠不止一例。該設備同樣應用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、上海虹橋商務核心區、北京燃氣大樓等大型公共建築上。如今,遠大让球胜平负集團節能產品已銷往全球89個國家。
日前,記者在遠大让球胜平负集團的展廳看到了第12代非電空調的壓縮機,設計壽命從10年、20年、30年上升到現在的60年。“除了產品的設計壽命,企業理念、園區生態、產品定位等多方面,我們也一直追求節能環保。”楊光耀說,“不污染環境”早已寫進企業和員工的道德底線中。
兩型建設實行“兩條腿”走路
2013年,長沙加速落後產能企業淘汰工作,造紙業首當其衝。當年,長沙湘寧造紙有限公司、瀏陽市經緯造紙廠、湖南寧鄉雙華造紙有限公司、湖南長沙寧鄉新湘造紙有限責任公司、長沙盛海生物化工有限公司5家企業列入國家淘汰計劃。
之後,計劃中淘汰企業的名單逐年遞增,涉及行業領域也日益拓寬,花炮、煤炭、水泥等行業部分企業也陸續淘汰。截至目前,長沙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由被動淘汰向主動淘汰轉變,全市城區水泥、造紙、製革、花炮、石膏、鉛蓄電池、檸檬酸、鐵合金等行業生產企業全部淘汰。
2011年至2016年,全市共計56家企業列入國家淘汰落後產能和關閉小企業目標任務,其中淘汰落後產能36家,關閉小企業20家,現已全部按時關閉到位。
另一方面,長沙組織開展“千家企業清潔生產綠色行動”,改善企業生產環境,推動企業節能降耗減排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310家工業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覈,各項節能降耗減排成效明顯。
到2020年末,全市40%的規模工業企業將推行第一輪清潔生產審覈,涵蓋有色冶煉、化工、建材、造紙、食品、生物製藥、服裝紡織、工程機械、汽車及零部件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電子信息12個行業。